研究人才詳細資料
年度 |
補助類別 |
學門代碼 |
計畫名稱 |
擔任工作 |
核定經費(新台幣) |
113 |
專題研究計畫
(一般研究計畫)
|
海洋地質學及地球物理學 |
陸源/非陸源物質在高輸砂量之河-海輸運系統中的宿命整合研究(XVI)--子計畫:河流主導陸棚沉積物的生地化過程與碳埋藏(IV) |
計畫主持人
|
1,862,000 |
113 |
專題研究計畫
(推動規劃補助計畫)
|
海洋–其他 |
國家新研究船船隊貴重儀器及資料庫使用中心--子計畫:新海研3號貴重儀器使用中心補助計畫(5/5) |
共同主持人
|
42,197,000 |
112 |
專題研究計畫
(推動規劃補助計畫)
|
海洋–其他 |
國家新研究船船隊貴重儀器及資料庫使用中心--子計畫:新海研3號研究船貴重儀器使用中心補助計畫(4/5) |
共同主持人
|
40,956,000 |
112 |
專題研究計畫
(圖書資料庫補助計畫)
|
自然科學規劃案 |
自然科學及永續研究圖書服務計畫-地球科學領域II |
共同主持人
|
39,600,000 |
112 |
專題研究計畫
(一般研究計畫)
|
海洋地質學及地球物理學 |
陸源/非陸源物質在高輸砂量之河-海輸運系統中的宿命整合研究 (XIII)--子計畫:河流主導陸棚沉積物的生地化過程與碳埋藏(3/3) |
計畫主持人
|
1,969,000 |
111 |
延攬科技人才
(延攬博士後研究人才)
|
海洋地質學及地球物理學 |
陸源/非陸源物質在高輸砂量之河-海輸運系統中的宿命整合研究 (XIII)-子計畫:河流主導陸棚沉積物的生地化過程與碳埋藏(2/3) |
計畫主持人
|
533,664 |
111 |
專題研究計畫
(一般研究計畫)
|
海洋地質學及地球物理學 |
陸源/非陸源物質在高輸砂量之河-海輸運系統中的宿命整合研究 (XIII)--子計畫:河流主導陸棚沉積物的生地化過程與碳埋藏(2/3) |
計畫主持人
|
2,014,000 |
111 |
專題研究計畫
(一般研究計畫)
|
海洋地質學及地球物理學 |
陸源/非陸源物質在高輸砂量之河-海輸運系統中的宿命整合研究 (XIV)--總計畫及子計畫:高輸砂量之河-海輸運系統中顆粒動力作用及沈積的綜合研究 (XIV) |
共同主持人
|
2,093,000 |
111 |
專題研究計畫
(圖書資料庫補助計畫)
|
自然科學規劃案 |
自然科學及永續研究圖書服務計畫-地球科學領域(子計畫四)(2/5) |
共同主持人
|
13,700,000 |
110 |
專題研究計畫
(一般研究計畫)
|
海洋地質學及地球物理學 |
陸源/非陸源物質在高輸砂量之河-海輸運系統中的宿命整合研究 (XⅢ)--子計畫:河流主導陸棚沉積物的生地化過程與碳埋藏(1/3) |
計畫主持人
|
2,037,000 |
110 |
專題研究計畫
(圖書資料庫補助計畫)
|
自然科學規劃案 |
自然科學及永續研究圖書服務計畫-地球科學領域(子計畫四)(1/5) |
共同主持人
|
13,200,000 |
110 |
延攬科技人才
(延攬博士後研究人才)
|
海洋地質學及地球物理學 |
陸源/非陸源物質在高輸砂量之河-海輸運系統中的宿命整合研究 (XⅢ)-子計畫:河流主導陸棚沉積物的生地化過程與碳埋藏(1/3) |
計畫主持人
|
864,785 |
109 |
專題研究計畫
(一般研究計畫)
|
海洋化學 |
液態二氧化碳浸染沉積物的有機地球化學研究:以南沖繩海槽為例 (Ⅰ) |
計畫主持人
|
3,026,000 |
108 |
專題研究計畫
(一般研究計畫)
|
海洋化學 |
陸源/非陸源物質在高輸砂量之河-海輸運系統中的宿命整合研究 (XI)--子計畫:大河主導大陸邊緣的沉積物生地化過程與碳埋藏:以珠江陸棚系統為例 (Ⅱ) |
計畫主持人
|
1,276,000 |
108 |
專題研究計畫
(圖書資料庫補助計畫)
|
地科圖書服務計畫 |
地球科學研究推動中心---南部地區圖書期刊服務計畫 |
計畫主持人
|
1,500,000 |
107 |
專題研究計畫
(一般研究計畫)
|
海洋化學 |
龜山島天然二氧化碳注入實驗室的碳氮固定過程研究(Ⅰ) |
計畫主持人
|
1,366,000 |
106 |
專題研究計畫
(一般研究計畫)
|
海洋化學 |
陸源/非陸源物質在高輸砂量之河-海輸運系統中的宿命整合研究 (Ⅸ)--子計畫:大河主導大陸邊緣的沉積物生地化過程與碳埋藏:以珠江陸棚系統為例 (Ⅰ) |
計畫主持人
|
1,431,000 |
105 |
專題研究計畫
(新進人員研究計畫)
|
海洋化學 |
追蹤高劑量二氧化碳在淺海生態系的傳遞:以龜山島淺海熱泉區為例(Ⅱ) |
計畫主持人
|
1,831,000 |
105 |
專題研究計畫
(新進人員研究計畫)
|
應用地質與環境資源 |
海床深部煤層系統煤炭生物降解之探討: (I) 厭氧碳氫化合物降解之特徵代謝物 |
計畫主持人
|
744,000 |
105 |
延攬科技人才
(延攬客座科技人才)
|
海洋化學 |
追蹤高劑量二氧化碳在淺海生態系的傳遞:以龜山島淺海熱泉區為例(Ⅱ) |
計畫主持人
|
1,080,000 |
104 |
雙邊研究計畫
(台德(nstc-DAAD)雙邊計畫下人員交流PPP計畫)
|
海洋化學 |
探索海洋酸化對微生物的影響:以龜山島淺海熱泉區天然二氧化碳注入實驗室為例 |
計畫主持人
|
260,728 |
104 |
國內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
|
海洋地質學及地球物理學 |
國際海洋鑽探計劃第三三七航次第二次航次後會議: 深海煤層的地下生物圈 |
計畫主持人
|
600,000 |
104 |
專題研究計畫
(新進人員研究計畫)
|
海洋化學 |
追蹤高劑量二氧化碳在淺海生態系的傳遞:以龜山島淺海熱泉區為例 |
計畫主持人
|
1,601,000 |
104 |
專題研究計畫
(一般研究計畫)
|
海洋地質學及地球物理學 |
陸源/非陸源物質在高輸砂量之河-海輸運系統中的宿命整合研究 (Ⅶ)--子計畫:台灣海峽沉積物中生物源有機化合物之空間分布研究 (Ⅱ) |
共同主持人
|
1,263,000 |
104 |
專題研究計畫
(國家型科技計畫)
|
天然氣水合物對全球碳循環與全球氣候變遷之影響研究 |
量化台灣西南海域甲烷溢出總量及評估其對環境之影響(2/2) |
共同主持人
|
11,421,000 |
103 |
專題研究計畫
(國家型科技計畫)
|
天然氣水合物對全球碳循環與全球氣候變遷之影響研究 |
量化台灣西南海域甲烷溢出總量及評估其對環境之影響(1/2) |
共同主持人
|
11,263,000 |
103 |
專題研究計畫
(新進人員研究計畫)
|
海洋化學 |
海床底源溶解態有機物生成與轉變之實驗導向研究(II) |
計畫主持人
|
1,657,000 |
103 |
兩岸科技交流
(大陸人士來台短期訪問)
|
生物海洋學 |
邀請大陸人士--高航 |
計畫主持人
|
|
102 |
專題研究計畫
(新進人員研究計畫)
|
海洋化學 |
海床底源溶解態有機物生成與轉變之實驗導向研究 |
計畫主持人
|
3,992,000 |
|